你好,我是顾衡。
上一期咱们简单梳理了美国的基本政治架构。就是两个党,民主党和共和党,通过选举争夺对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控制。美国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手拿《宪法》当裁判。
美国两党的立场分歧,其实很像咱们中国的儒法之争。儒家,是强调小共同体自治的,也就是主张各美其美的。而法家则主张书同文车同轨,统一管理。所以,打个比方啊,如果咱们的诸子百家穿越到美国去的话,孔子肯定把票投给共和党,韩非子肯定是投民主党。
我们把美国两个党的立场做最简单的归纳,就是共和党,捍卫州权,主张自下而上的秩序;民主党,联邦扩权,主张自上而下的秩序。
那么反映到司法上来呢,就是共和党出身的大法官,主张司法谦抑,联邦层面能不立法就不立法,少折腾各州;民主党出身的大法官,主张司法能动,各州落后反动的东西,要通过联邦层面的立法,象扫帚扫灰尘一样把它们扫掉。不然社会咋进步呢?
美国最高法院里九位大法官的吵架,主要就是吵这个。
好!我们回到《誓言》这本书的主题,谈谈最高法院。
案例:同性婚姻法案
美国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都是终身制,当初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大法官当上之后就不用看别人脸色,可以超脱党派之争。
但是他们却是由总统提名的。也就是说,虽然当上大法官之后并不需要向党派付出忠诚作为回报。但是当初,大法官却是因为与总统的意识形态一致,才被提名的。
所以,最高法院在一定程度上,也仍然体现出党派的路线倾向:共和党总统任命的大法官多,最高法院就主张司法谦抑;民主党总统任命的大法官多,最高法院就主张司法能动。
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谦抑与司法能动之争,同性婚姻的判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咱们来说说这个同性婚姻法案。
2015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以5:4的表决结果裁定,禁止同性婚姻的州法违宪。也就是说,以后各州不许再禁止同性恋者结婚了。因为最高法院认为这样的禁令违反宪法。
九位大法官,投票结果是5:4,可见分歧很大。
分歧在什么地方呢?民主党这边的自由派大法官认为,有的州到今天还禁止同性恋者结婚,实在是反动透顶,最高法院必须出手,不许各州粗暴干涉同性恋人群的权利;而共和党这边的保守派大法官则认为,结婚属于州权,联邦无权干涉,应该允许各美其美。
保守派的斯卡里亚大法官在输掉投票之后公开抱怨说:“在这次判决前,美国50个州中已经有37个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剩下的州,主张同性婚姻的人们还在一次次地呼吁、游说,他们输了之后不放弃,坦然接受失败的结局,并为下一次能赢而不懈努力……这正展现了美国民主的最佳状态,这正是我们政治制度应该有的样子。”
可见,斯卡里亚主要还不是反对同性婚姻本身,而是反对司法能动,反对法官在法庭上越俎代庖,把本来属于国会的事儿给干了。
这个判决导致了很糟糕的后果,主要分三个方面吧:
第一,就在三年前,也就是2012年,国会通过了一项法律,叫《婚姻保护法》。《婚姻保护法》规定,联邦政府永远不得承认同性婚姻。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以5:4的投票结果判定这个《婚姻保护法》违宪,理由恰恰就是“婚姻属于州权,联邦无权干预”。
那这不是拉偏架吗?国会说不许承认同性婚姻,你说违反宪法,理由是联邦无权干涉各州的婚姻权;现在有的州不许同性恋结婚,你又说违反宪法。那宪法到底是啥?
政府朝令夕改,问题倒不是太大。但是司法,尤其是美国这样的普通法体系,最宝贵的原则就是判决的前后一致性。同性恋婚姻法案的判决,破坏了这个一致性,严重伤害了最高法院的权威性。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就是斯卡里亚大法官说的,美国总共50个州,已经有37个州允许同性恋结婚了。可见这并不是个火上房着急的事情,同性恋非要结婚,那搬个家也就解决了。有的州是这个政策,有的州是那个政策,这本来就是共和制的本意,也就是尽可能地保护地方的多样性。
首席大法官罗伯茨进一步从个人层面指出,在剩下的13个州,同性恋者本来还有机会慢慢说服自己的邻居改变对他们的看法,取得谅解和支持。现在可好了,一纸法律下来,不许别人反对了。现在虽然同性恋者可以结婚了,却失去了与其他人融合的机会。同性恋作为少数人群,被排斥和敌视的处境,更难得到改变。他们反而吃亏了。
第三,最高法院,本来是全社会的刹车,而不是油门。现在你用这么激进的方式去支持同性恋平权运动,这激怒了美国广大的基督徒,尤其是福音派教徒。
新教徒本来在参与公共政治上不太积极,对权利也表现得比较淡漠。以后我会跟你聊一本书叫《独自打保龄球》,也会再讲到这个问题。话说回来,虽然他们原本不积极参与政治,但是你最高法院这么激进,那我们要出来投票了。
我觉得这一届特朗普能赢,希拉里输,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民主党赢了同性恋婚姻这场战役,却输掉了总统大选这场战争。太伤人品了。
案例:医保案
《誓言》这本书里,用很大篇幅讲的是另一个案子,就是奥巴马押上了全部政治赌注的医保案在最高法院是怎么过关的。这同样体现了司法谦抑和司法能动两条路线之争。
奥巴马医保案的核心内容是,美国公民只要收入超过一定额度,就必须买医疗保险,不买的话就罚款。低收入人群则是政府给补贴,以实现人人有医疗保险的目标。
法案一出,26个州政府立即起诉了联邦政府,说“你联邦政府能耐大了呀!还能强制个人消费怎么的?看把你能的!你咋不强制我们每周买两次西兰花呢?多吃蔬菜对身体好,医疗费用不就下降了吗?”
对于西兰花的反驳,奥巴马政府的律师在最高法院是这么辩解的:你不买保险,生了病医院还是要给你治,如果你付不起钱抬屁股走了,保险公司就损失了。这样一来,其他人的保费就普遍提高了,相当于别人替你掏钱把病看了。但是如果你去超市买西兰花呢,不付钱西兰花就拿不走。也就是说,你买西兰花的钱,没法转嫁到别人头上。所以医疗保险和西兰花不一样。
这个解释确实很优秀。但是 “我对你好,所以我就可以强迫你买东西”,确实太吓人了。这个口子一开,后面就不可收拾了。
保守派的阿利托大法官就说,按政府的这个思路,那殡葬业不也一样吗?比如张三,平常也不攒点钱,也没个亲戚朋友。到时候两眼一闭两腿一蹬,总不能臭在大街上吧?还得是别人出钱把他埋了。那政府是不是也得趁张三活着的时候强迫他买个棺材险,不买就罚款?
你看啊,美国最高法院,那是美国所有律师心中的圣殿,一辈子能去那儿打场官司,简直可以光宗耀祖。但他们辩论案子,也是西兰花、棺材的打比方,特别有意思。
当时美国最高法院,共和党这边有五位大法官,民主党那边有四位大法官。接理,奥巴马的医保案过不了,因为民主党大法官少数嘛。
但是在这个案子上,共和党出身的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叛变了,投了赞成票。因为他心里知道这个官司奥巴马押上了自己所有的政治筹码,输不起,于是打算做个政治交易——在这个案子上放奥巴马一马,换取民主党大法官在其他案子上对他的支持。另外,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让最高法院和政府搞得太僵。
共和党对罗伯茨的这次背叛怒火中烧。因为他这次的背叛不仅让他们沉重打击奥巴马的愿望落了空,更恶劣的是罗伯茨这个背叛后面的政治算计。大法官可以是一切,但绝不能是政客。这是罗伯茨最不能让人原谅的地方。
前面说了,民主党总统任命的自由派大法官,是主张司法能动的,能管就管;共和党总统任命的保守派大法官,是主张司法谦仰的,能不管就不管。
司法能动最严重的,是60年代厄尔·沃伦当首席大法官的时候。可笑的是,厄尔·沃伦也是个大叛徒,他是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名的。
艾森豪威尔完全没想到,沃伦当上首席大法官之后完全背弃了司法谦抑的立场,把最高法院当油门踩,造成了美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艾森豪威尔痛心疾首地说:“对沃伦的提命,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
厄尔·沃伦期间的最高法院,在推动种族平权、保护弱势群体、捍卫言论自由方面,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强力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进步。
但问题是,这些进步,本应该由国会以立法的形式去完成,而不应该由最高法院几个法官敲敲法槌来决定。也就是说,你最高法院不能抢戏,通过歪嘴念经,把立法的活从国会手上抢走。这样,美国三权分立的根基就被伤害了。这是司法能动的一个大问题。
另外,就像前面说同性婚婚法案时说的,用立法的方式,社会进步快是快了,但是也留下了一堆隐患。
因为缺乏民主程序,缺乏各方反复争论的过程,美国最高法院推出的各项变革,也就缺乏广泛的民意基础。这就造成了社会不同族群和不同阶层之间的撕裂。到今天,美国社会也还在承受着社会撕裂的代价。
下一期,咱们就具体聊聊几个热点话题。好,我是顾衡,感谢你的收听,咱们下期见。

一键直达:《誓言:白宫与最高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