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效应:为什么说夏天会让人更不愿意乐于助人?
大家好,我是姚余梁,欢迎来到我的生活中的管理学节目。
今天为大家讲一讲管理学里面的「夏天效应」。
俗话说得好,春困秋乏夏打盹,也就是说,一到夏天以后人就想睡觉。
从生理上来讲,在夏天,人体大量出汗,由于气温比较高,会使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增加,身体处于一个过度消耗阶段。由于这种过度消耗的情况发生,身体就有一种莫名的疲惫感,老是想打盹。
事实上,这些年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经常在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受极端的高温,比如经常我们听到新闻上会说,又是百年或者五十年不遇的高温天气,某个城市拉响了高温橙色预警,把鸡蛋打在马路的井盖上面,半个小时就被煎熟了等等。
那么夏天这么热的天气在管理学上对人的商业活动有什么影响呢?
最近我的同事发表了一项研究,就是研究环境的温度,特别是不舒适的温度如何影响人们乐于助人的意愿。
他们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这个课题,得出的结论是:当天气变热的时候,很多人也会变得很热,变得很焦躁,削弱了一个人积极的态度和帮助他人的意愿。他们发现仅仅是想到自己热得不舒服,就会增加疲劳,改变一个人的情绪,改变一个人的工作态度。
他们做了两个很有意思的分析,他第一个分析是对秘密购物者提交的数据进行分析。
我说一下什么是秘密购物者。现在有些商务咨询公司会经常地派出秘密购物者去商店、酒店或者餐馆去购物或者消费,主要去考察这些酒店、餐馆或商店他们的服务态度和质量。
2010 年、2011 年两年 7 月、8 月,一家公司派出了很多秘密购物者,专门去访问了俄罗斯一家大型零售连锁店,碰巧这两个月出现了创世纪的热浪,尤其是 2011 年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