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余梁:给你一堂妙趣横生的 MBA 课
大家好,我是姚余梁。
我是美国理海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从今天开始我给大家讲一年的管理学节目。在此之前,我已经教了 16 年的 MBA 了。
你可能会问:工商管理硕士,也就是 MBA 的课堂上是什么样子的?我也曾经这样问过我的导师。
那时候我的博士就要毕业了,很快就要站到 MBA 的讲台上,心里头惴惴不安。导师说得很轻松,他给我打了个比方:「假设你在课堂上讲解太阳和地球的关系的时候,如果是本科上的课堂,你说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你猜学生会怎么办?他们什么也不会说,而是拿出笔,郑重地把你说的话记在了笔记本上。MBA 课堂上就不一样了,你说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他马上就会问你为什么? 」
好一个「为什么」。这是独立思考的表现,是刨根问底的精神,也是 MBA 课堂上真实写照。
在这个节目中我也会秉承 MBA 课堂的思考方式,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为什么」来讲管理学的理论。
比如说「为什么在音像专柜百买不到童安格的光碟」,我会讲一讲「长尾效应」;「为什么古时候流行结拜兄弟」,我会讲讲「网络效应」;「为什么火车的轨距都是一样的宽」,我会讲一讲「行业标准」;「为什么不同部位的猪肉价格不一样」,我会讲讲「版本管理」;「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剩女」,我会讲讲「搜寻和匹配的理论」;「为什么西瓜小贩要包熟包甜」,我会讲讲「信号博弈」;「为什么啤酒和尿布放在一起卖」,我会讲讲「数据挖掘」;「为什么要和女友的前男友交朋友」,我会讲一讲「知识管理」。
有意思吧?总结起来,这个节目主要包括如下几大模块:
第一模块是认知管理,主要是指人的心理和认知理论在管理上面的应用。
第二个模块是行为管理,主要是指人在社会和组织中的行为管理模式。
第三个是消费管理,主要包括人的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市场和消费的案例。
第四个是人际管理,只要包括跟自我相关人际沟通的管理理论和思维。
第五个是职场管理,主要指职场上自我修炼的指导。
第六个是情感管理,主要指个人情感在管理上的理论和实践。
第七个是信息管理,主要指信息科技在管理上的应用。
在我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我想象着你们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听我这个节目,我不希望你听我这个节目的时候是正经危坐在课桌前面,拿着笔在本子上面刷刷地记着笔记,这不是我想看到的,我是希望你们拿着手机戴着耳机坐在车里面,站在地铁里吃着饭走在路上,用碎片时间听这个节目。
我的节目涵盖的内容来自于 MBA 课堂,又高于 MBA 课堂,我选择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应该了解的一系列重要的管理知识点,保留了课堂上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然后用生活中的故事娓娓道来。我的节目力求深入浅出,让非职业经理人也愿意听下去,让在校的学生以及其他爱学习的人也能够听懂。知识的传播以深入浅出为上、深入深出次之、浅入浅之又次之、浅入深出为下,深的是内容和质量,浅的是表达方式。这是一个酝酿了十几年的节目,十几年来学习沉思、讲解、讨论,如此反复数个回合,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一波波职业经理人挑战的内容都慢慢的流失了,沉积下来的都是精华。
我这个节目以传播软理念和思维方式为主,以传播硬知识为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予渔,在信息时代,具体的数字抽象的理论和书面上的知识都可以轻松的上网查到,但让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脱颖而出的不是这些,而一定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批判性的独立思维方式。
5 分钟的时间做一个节目其实很难,50 分钟的课就要容易多了。因为按 5 分钟说清楚一件事、一个管理学理念确实很难。为准备这 5 分钟的时间,我通常要花几个小时,要把重要的理论、知识、信息整合到非常短的时间里面,讲清楚,精华、精华再精华。
我把一些很重要的管理学理论用大家耳闻能详、司空见惯的生活中的事例或故事讲出来。有的时候我每天都看到这样的事情,但我们经常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很深的管理学道理,我希望大家在听我这个节目的时候,有时候会一拍脑门,自言自语道:哎呀,我天天看到这事儿,怎么没有想到这后面的管理学道理呢,太有意思了,太有用了!
如果你有这样的一个时刻,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最后我希望我的节目每天能够陪伴着你,带给你一个小小的知识点,一年下来收获满满。
我也希望我的节目每天能给你带来几分钟轻松快乐的时光。你能够体会我言语之间独特的幽默方式,会心一笑,开启一个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