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为什么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今天为大家讲一讲,为什么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个话其实没有什么道理,虽然小时候大人老跟我们讲,我们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一个古代历史上的经典故事。」它说的是东汉时期有一个名臣叫陈蕃,学识很渊博,从小胸怀大志,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有一天他的父亲的一个老朋友薛勤来看他,看他住在屋子里头,到处都是杂草,满地都是脏东西,就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客屋子来招待宾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是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那么到底打扫屋子还是不打扫屋子,对人有什么影响呢!这个事情还真是有学问的。
有一批研究者,他们认为可以用打扫屋子和不打扫屋子来判断一个人,可以看这个人是不是愿意去符合社会的一些公认的准则和习惯。我们一般认为这个社会公认的准则和习惯是让自己的环境更干净,很脏很乱的环境和社会公认的准则是背道而驰的。如果一个人他不打扫自己的屋子,生活在很杂乱的一个环境之内,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生下来,或者内心深处就是个被离经叛道、反社会准则的一个人。
再引申的讲,这个人很可能经常会有些新的想法,他会想到一些我们经常想不到的东西,用管理学的说法就是有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