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框架技巧:为什么曾国藩屡战屡败,皇帝却没有怪罪他?

再框架技巧为什么曾国藩屡战屡败皇帝却没有怪罪他

清朝的时候中国刚建立了湘军跟太平军打仗可是总是打一仗败一仗特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连自己的老命都差点丢掉他不得不上书皇上表示自责之意在上书的中间他有一句话写的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这时候有一个幕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这一改果然成绩显著皇上不仅没有责怪他屡打败仗反而表扬了他不甘失败奋勇杀敌的决心

这个故事我觉得是民间传说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但是这个故事里面确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管理学道理就是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一下子这个意境就不一样了实际上它们是没有区别的

我在前面的节目中讲到了框架效应框架效应就是说给一个决策者不同的选项这个选项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选项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对决策者做决策是有影响的

我今天就想深入讲一讲那我们怎么能够把不同的选项合理地比如是屡败屡战而不是屡战屡败

我给大家讲一个例子在一个很高的楼里面有一个电梯但电梯非常非常慢年头比较长了比较老了每一个坐电梯的人都抱怨这个电梯实在是太慢了坐上去要好几分钟太浪费时间了在这电梯里面又憋屈又无聊

那么大楼的管理处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开会的时候有人就是这么说那我们怎么样才能让电梯的速度加快然后根据这个问题往后想那么就会有很多的方案解决方案包括换发动机换电梯的关键零配件以此类推也就是说要把电梯换掉换成更先进的技术但是大楼的管理处是没有这个钱去换电梯的所以是讨论了半天一点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