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博弈:为什么西瓜小贩要包熟包甜?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为什么西瓜小贩要包熟包甜。
西瓜是个好东西,大家都非常喜欢吃。一到盛夏,西瓜摊沿着马路摆一溜,晚上回家顺手买一个西瓜好像成了大家的习惯。从小我就发现了一个现象,困扰了我好几十年:有的时候这个西瓜瓜贩打出了包熟包甜的促销策略,但也不是每一个瓜贩都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学了几十年的管理学以后,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西瓜好不好、熟没熟,普通人是无法通过绿油油的西瓜皮看出来的,即便是有经验的瓜贩子,单是从望闻听切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准确!
西瓜的质量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不对称的存在,因为买家在交易之前他没有这个信息。买家很着急,花了钱把西瓜拎回家,结果是个生瓜蛋子,多令人沮丧!和买家相比,有的卖家更着急,一条马路上面或者一个菜市场里面西瓜贩子多了去了,商品又基本上可以完全替代,所以竞争很激烈。哪些卖家最着急呢?就是那些真正卖好瓜的瓜贩子们!他们可能是高价进的瓜,也可能是自己就是瓜农,悉心种了好几个月,在种子、肥料、水和阳光上投资不少,所以他们知道自己的瓜好,可是他们着急啊,因为顾客不知道!
这时候你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咱们大声吆喝呗!我的瓜好,我的瓜就是好!把我的瓜好这个不对称信息传递出去!」中国有句俗话说的正是这个,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试想,张大爷种的好瓜大声吆喝,结果王婆种的烂瓜也大声吆喝好瓜,结果就是把顾客搞糊涂了。最后张大爷是把信息传递出去了,但是也没用了,因为顾客不知道哪个信息是准确的、是可信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就是因为大声吆喝这个策略几乎没有成本,张大爷和王婆都能承担得起,都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