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3丨清单革命:如何构建自己的投资清单体系
张潇雨亲述

你好,欢迎来到《张潇雨·个人投资课》。我是张潇雨。这是我们实战篇的第16讲。

课程到现在,我们已经讲到了非常多的原则、策略、工具、方法……这些东西应该怎么应用起来呢?除了我们要在实践中反复思考、反复体会、反复迭代之外,我还推荐一个简单好用的方式,就是打造一个自己的投资清单

所谓的投资清单,就是自己在做投资的时候,列出的各种提醒自己注意的事项和操作指南。它的形式有很多种。接下来我就跟你说说,为什么投资当中清单非常管用,以及不同领域里不同专家的好用的清单是什么样的。

1

我最开始发现“清单”这个东西的作用,还是来自于充满人生智慧的查理·芒格。

在《穷查理宝典》里他写道:“聪明人怎么会经常犯错呢?因为他们并没有做到我让你们做的事情——使用一张检查清单,确保你们掌握了所有的主要模型,并以一种多元的方式使用它们。”

在投资领域里为什么清单会管用呢?我觉得核心有两个原因:

第一,投资这件事需要分析的变量非常之多,远远超出了人脑可以处理的范围。

第二,人不可能始终保持理性,总会受到情绪的支配。所以一个清晰的原则列表与行动指南,会让我们在关键时刻、关键节点,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应对。

实际上,这也是那本著名的畅销书《清单革命》里给出的建议。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图·葛文德,一位非常优秀的医生,也曾经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他从医护人员,尤其是急诊医护人员平时争分夺秒、人命关天的工作中,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清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在书里他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有一次他的大学同学约翰,也是一名优秀的普外科医生在万圣节的晚上接收了一个被刺伤的病人。开始这个病人情况并不严重,呼吸正常,只是显得有点喝多了。所以按照流程,创伤组让他先躺在担架床上等待,之后推到手术室做个检查,然后把小伤口缝合就可以了。医疗团队可以去照顾其他更紧急的病人。

约翰说,他觉得这个人“没什么大事儿”。

结果没一会儿,情况就急转直下。一个护士发现那个病人突然不说话了,然后心跳过速、眼睛上翻,护士去叫他也一点反应没有了。于是整个团队立刻进入紧急状态,开始输氧、补液,上了各种急救措施,但是病人血压丝毫没有上升。创伤组立刻紧急把床推进手术室,大家手忙脚乱地开始给病人准备手术、消毒,然后约翰拿起电手术刀迅速给病人拉开了一个横跨身体的大口子,结果大量鲜血喷薄而出。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一般的刺伤,那把刀扎进去足足有30多厘米深,一直扎进了脊柱左侧的主动脉,也就是人体运输血液最重要的一条大动脉。

这个伤有多严重呢?当时约翰的一位同事说,自从越南战争之后他就再也没见过这么严重的刀伤了。

结果特别巧,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人之所以被刺伤得这么深,是因为他是被一个在万圣节装扮成士兵的人拿特别长的刺刀刺伤的。约翰和团队在之后复盘的时候说,当时大家做了几乎所有应该做的一切,包括各种身体检查,测量血压,跟踪心率和呼吸,输液和准备输血……就是有一件最简单的事情所有人都没做:询问病人,他到底是被什么东西刺伤的。就是这么一个非常简单的、小小的疏忽,让病人差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所以葛文德总结道,现代医学面临的各种困境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不是金钱或者政府,也不是法律诉讼或者贪婪的保险公司,而是现代科学的复杂性,以及我们在运用复杂知识的时候所面临的紧张和压力。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一个简单的工具,帮助我们从不理性的状态中跳脱出来,避免应激反应与鲁莽的决策,聚焦在正确的事情上,我们做任何事的成功概率都会增加很多。

如果你仔细琢磨一下,这个道理在投资上也是相当适用的。

虽然做投资决策不可能像每天的医院急诊一样惊心动魄,但每天市场瞬息万变,自己的情绪受到各种影响,从而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实际上,葛文德在《清单革命》这本书里也采访了几个著名的投资人。比如和巴菲特吃过午餐的,著名的印度籍投资人帕巴里(Monish Pabrai),他就在使用清单来管理自己的投资。

帕巴里说,他是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而且并不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总体是非常理性的人,不然投资也不会做得那么好了。但是每过一两周,帕巴里说自己就会因为发现了一笔潜在的好生意而心跳加速。这时候他就会开始幻想如果一切顺利,自己能赚到上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的场景。同时,在评估一个投资的时候,自己常有疏漏,考虑不周。于是他就列出了一个70个事项的检查清单,帮助自己查缺补漏,同时冷静行事。

2

那么你肯定想问,我们应该怎么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投资清单呢?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要点:

首先,不用拘泥于这个清单的内容是什么类型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好。

比如著名的投资人,同样拍卖到巴菲特午餐的盖伊·斯皮尔在自己的书里介绍过他的清单,一共8个点,它们是:

你看,这8个点既有比较原则性,框架性的,也有非常具体的,可能里面的一些观点你也不一定同意。但是没关系,这个清单适合斯皮尔本人,这就够了。

而另外一个葛文德采访过的匿名的业界知名投资人,就会制定比较细节的清单。比如他会把投资分为4个阶段:研究阶段、决策阶段、执行阶段以及交易完成后的问题监测阶段,然后把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罗列出来,每个阶段设计不同的检查项。

这些检查项能细致到什么程度呢?其中有一项要求研究员仔细分析现金流量表的脚注,还有一项是要求他们仔细阅读重大管理风险陈述,还有一项要求检查公司的现金流和成本是否与公司报告的收入增长相吻合。这个人说:“你看,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分析。但是人们就是会经常忘记。”

制定清单的第二个要点,我觉得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法则,然后把这种洞察写入投资清单。

比如我之前在给同学答疑的时候分享过自己的一个经验法则,就是美股和港股新上市的公司,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不从上市价格下跌40%我是不会买入的。

你说这是一个投资真理么?肯定不是。40%是一个科学的数字么?其实也不是。但这条原则,真实地来自于我过往的一些教训,和我对新上市公司走势的一些观察,所以针对我自己的情况,我列出了这个法则,每次忍不住想去追高买新股票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我在小米和美团的股票买入上都很好地执行了这一点。

制定清单的最后一个要点是,如果你想有个很有效的清单,不如和我们课程的思路一样,与其列那么多应该做什么,不如多列一个 Not-to-do-list,可以叫做“逆向清单”,或者“不为清单”。说白了就是,多写一写自己不要做什么可能对投资更有用。

李录评价芒格的时候就说:“查理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持续不断地收集并研究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治、学术研究等各领域的著名失败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做出正确决策前的检查清单,这使他在人生、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错误。”

芒格的清单里很多都是这种“不要做什么”的事项,比如:

而彼得·林奇在自己的书里也经常写到他不会去做的事。比如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里,他就写下过很有趣的几条:

这就是我想传达给你的不同领域不同专家的投资清单。就像我们说的,清单这种东西没有标准格式,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认知,总结教训,然后把它们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记录下来。希望学完这门课程之后,你也能通过不断的实践建立自己的投资清单,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就是这一讲的内容了。谢谢你的收听,我是张潇雨,我们下次再见。

如何制定一份投资清单: 1.不用拘泥于清单的内容类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2.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法则,然后把这种洞察写入投资清单。 3.如果你想有个很有效的清单,多写一写自己不要做什么,可能对投资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