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张潇雨·个人投资课》,我是张潇雨,这是我们实战篇的第9讲。
上节课我们说,择时,其实不存在什么最佳的卖出时机,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应该去买那些永远都不需要卖出的股票。
可是,我们怎样才能找到这样一只股票呢?这节课,我就给你分享一个普通人怎样长期持有股票的策略,希望能帮助你在这样一个难度很大的游戏里,提高一些成功的概率。
1
查理·芒格说,遇到事情要“反着想”,阻碍普通人投资股票成功的原因,之前的课程中我也给你讲过一些,现在我给你总结一下:
第一,理解一个行业、一个公司业务、一种商业模式是否能够持续,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第二,即使理解了一个行业和一门生意,给公司估值也是一个相当难的课题,要知道,世界上最专业的投资者们都时常犯错,更不要说是普通人了。
第三,市场是被无数变量影响和决定的。没人能准确预测市场的中短期走势。
第四,我们很容易受到投资之外的客观环境影响,比如突然需要用钱,或者家人无法承受财富波动,都会影响我们的长期持有。
好了,阻碍成功的因素找到了,解决方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根据我们上面说到的内容,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应该去寻找一种——行业和生意自己看得懂;公司价值大概能估算出来,或者估算得不准确也没关系;股价再怎么波动心里也不慌张,甚至越跌越想买;以及不会有任何场外因素阻止你长期持有——的股票。
这个思路,就是我想给你介绍的,被我命名为“怀抱爱股穿越牛熊周期”的股票投资法。
2
名字虽然有点好笑,但这个方法亲测相当好用。而且,不仅我觉得有效,很多如彼得·林奇这样的投资大师在书里也推荐过。下面我就来讲讲这种方法的操作。
首先,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家你自己非常喜欢的公司,然后长期持有。
这里必须强调一下,这种喜欢,一定是建立在你自己是这家公司产品的忠实用户,甚至是狂热粉丝之上的。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我举个我个人的例子。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lululemon这家公司的粉丝。我非常认同它们在服装上对材料和科技的追求,对瑜伽这项运动的推广理念,以及对人的健康生活与心灵成长上的重视。从2014—2015年开始,我有很多女性朋友开始使用这个品牌,她们中的很多人给我的反馈都是“一旦穿上 lululemon,你就不想穿别的牌子了”。
而等到公司后来开始在中国推广男性的产品线之后,我第一时间尝试了它的产品,并从此变成了非常忠实的用户。
也是趁着这个契机,我开始研究这家公司,并开始购买它的股票。帮芒格管理家族资产的李录曾经说过,他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之后,会感觉这家公司“是自己的了”,所以他什么都想了解,什么都想研究。
我也有类似的感觉——在开始买入lululemon的股票之后,不管是平时路过某个商业区,还是出差到其他城市甚至国家,我都会去它的门店看看。看看店面的客流量如何,出的新产品是不是保持了一贯的高标准,也观察它的员工在和顾客沟通的时候,是不是干劲十足,对自己的品牌很骄傲。
甚至有时候我还会在购买的时候假装刁难一下店员,看看他们如何应对,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内部管理情况如何。
你看,这里我并没有强调要去看这家公司的财报,研究它同店销售增长或者营销费用有多高——不是说这些东西不重要,而是如果你相信买股票就是买一家公司的所有权,就会更关注一个生意的本质是什么。
当时我的判断是,对于lululemon这样的消费品牌,它的长期成功就仰仗于几件事:瑜伽运动是不是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它的产品是不是始终保持高标准,让用户满意,并且反复购买;公司是不是打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文化,让自己的员工不断成长——别忘了lululemon所倡导的瑜伽和冥想,本来目的就是帮助人变成更好的自己。如果对内部员工都做不到,那么消费者慢慢就会感受到这样的知行不合一。
这里,我不是在讲商业案例课,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可能比专业的基金和机构研究能力更强、信息资源更多,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投自己最懂、最了解、看得最明白的行业和公司,这样才更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而且,熟悉与热爱,还会带来另一个优势。那就是,当你是一个公司的忠实粉丝的时候,如果它的股价发生了一时的波动,你会比那些不是粉丝的人淡定得多。要知道,“相信”的力量总是要比“知道”更强的。
所以在这里我多说一句,如果你比起其他人并没有什么额外的认知优势,不要去买什么芯片、5G、军工、生物医药的热门股票。这些生意不但复杂到一般人看不明白,更很难和我们建立某种情感连接。所以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它们往往成为了最先被抛弃的对象。
3
另外,想要使用这个“怀抱爱股穿越牛熊周期法”,还有两件事不能忽略。
第一,比起多元化的大型集团公司,我会更喜欢产品简单、业务单一的公司。举个未必恰当的例子,很长时间以来我都不持有腾讯的股票,并不是我觉得微信或者王者荣耀不是好产品,是因为腾讯的业务涉及范围太广,我总觉得很难看透。
而相反,贵州茅台、福耀玻璃、星巴克或者麦当劳,业务就简单得多,你对产品的理解也可以直接转化成对公司的理解,这样判断起来正确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第二,在决定长期买入和持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公司之前,我会去找大量关于这个公司创始人、CEO 或者核心团队的访谈、发言、录像,努力对他们的性格与人格建立认知。
为什么人格认知如此重要呢?道理也很简单。买股票这个行为,其实相当于雇佣了这个公司的管理层为你打工,更相当于你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托付给了他人。所以,你一定希望帮你赚钱的人是正直、诚实、优秀、负责的。这样,哪怕公司以后遇到困境,或者犯了错误,你都仍然可以保持对这家公司的信念,继续把投资持有下去。
在这个问题上,我经历过很多教训,但现在终于懂得了,巴菲特说的“只和自己尊敬的人做生意”是什么意思。后来在小米上面的投资,虽然一度出现了不小的浮亏,但正是因为对雷军和他团队的信赖,让我心里几乎毫无压力地度过了亏损,迎来了利润。
以上,就是我所说的,普通人买股票胜率更高的做法了。
4
不过可能还会有同学有个疑问: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买好的有时候不如买得好,那么对于这种自己的“爱股”,我们应不应该在意价格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两个感觉有点冲突的答案,你可以看看哪个你更听得进去:
第一,我觉得对于这种“信仰持仓”,我们不用对价格那么严苛。这里说的“不严苛”当然不是不看价格闭眼随便买,而是只要价格不是过于夸张,就可以考虑买入。因为我们的目标是非常长期地持有,所以开始的买入价比起我们预期公司多年后可以实现的价格,不是格外重要的,所以只要价格相对合理,没有虚高,我们就可以买入。
第二,哪怕是自己心爱的公司,也要留好安全边际。这里面的道理也不用多说,最核心的一点还是我们的判断总会出错,给自己留出犯错的空间会在心态上帮助我们更好地持有。
那么留出多少空间合适呢?我自己有个不严谨的经验法则和你分享:通常对于这样的公司,我会思考一个比较极端的底价——这个底价是那种只要达到,我会毫不犹疑地闭眼买入,丝毫没有心理压力的价格。而我的安全边际价格,会比这个极端底价高出30%~40%,这就是我相对舒服的买入价了。
好了,这就是这些年我研究得出的,对于普通人最适合的“怀抱爱股穿越牛熊周期”的“信仰持仓”投资法。说到底,这种方法在理性上保证了我们只会去投资自己看得懂的东西,在感性上又帮助我们扛过市场的波动。想一想,能化解人性里恐惧和贪婪的,也正是人性里的信任与热爱了。
谢谢你的收听,我们下一讲再见。
“怀抱爱股穿越牛熊周期法”:找到一家你自己非常非常喜欢的公司,然后长期持有。
你热爱的公司是哪一个呢?你愿意长期持有它的股票吗?欢迎留言和同学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