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2丨止盈与止损:个股买卖的时机选择
张潇雨亲述

你好,欢迎来到《张潇雨·个人投资课》,我是张潇雨。这是我们实战模块的第8讲。

在前面的课程里,我们讲解了如何设计投资方案,怎样维护投资组合,而且也给工具箱里添加了比较充足的各种工具了。那么接下来的几节课,我们来更进一步,讲讲另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怎样买股票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讲买股票呢?之前的课程不是说,普通人通过炒股赚钱是非常难的么?没错,这个观点我仍然保持。并且想再次和你强调,放下屠刀……不对,放下自己能从炒股这件事上赚到大钱的妄念,早点建立长期、系统、理性的投资观念和理财计划,才是生活之正道。不过我也反复说过,人天然就是不理性的动物。更何况研究股票、买股票这件事本身就很好玩。所以在课程里,这个话题我们也要覆盖到。

这节课,我们先来讲一个世界级难题:如何为我们买的股票止盈和止损,也就是说你的股票赚钱了或者亏钱了,你该什么时间卖出。(主要指个股,指数基金的止盈和止损之前讲过,逻辑不一样。)

什么时候应该卖出股票呢?其实没有完美的答案,之前我也讲过,很多世界级投资大师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也很不相同。所以在这节课,我不打算给出什么具体的操作思路,而是和你谈谈我在卖出股票这件事上的一个理念。

1

我们先来看看,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会想要卖出。

第一类情况,是买入之后股价跌了,然后想要止损,所以卖了。但在卖了之后,你还可能面临两种情况,一种是股价又涨回去了,另一种是自己当初确实对这只股票判断有误,股价再也没涨回来。

我们先说说涨回来的情况。显然这个卖出不是很合理。如果账面浮亏就需要卖出,这就意味着你对自己的要求是:每次都能最精确地抄到底。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还有可能因为股价一时走低错卖了好股票。

我们来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苹果应该是人尽皆知的好公司了,但实际上它的历史股价波动堪称可怕。比如2012年末的时候,苹果股价最高达到过88美元左右,但只需要半年多时间,价格就变成了50美元,跌去了将近一半——不要以为这和乔布斯的离世有关,因为他是2011年10月5日去世的。还比如2015年中到2016年中,苹果股价有从124美元跌到84美元的经历,三分之一的价值蒸发了。我这还没提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时候,苹果在三年里从8美元跌到0.8美元,以及巴菲特买入苹果股票之后在2018年末价值狂跌,很多人嘲笑他看不懂科技股的事情。

但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么说吧:从1980年12月12日苹果上市那天起,到这篇文章写成的2020年8月,你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卖出苹果股票都是一个错误。说得更极端一些,哪怕在乔布斯被赶出苹果,公司在斯卡利领导之下逐渐变得平庸的时候,你卖出它的股票,现在可能都要后悔死了,因为那之后苹果股价又翻了500倍。

说回之前的第二种情况,也就是我们看错了一只股票之后的止损。我想说,判断错误当然是正常的,即使是最伟大的投资人,犯错也不可避免。这个时候,及时纠错就相当重要。比如在2020年上半年,巴菲特就快速买入又卖出了航空股。因为他承认自己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判断错了,在新冠疫情进一步爆发之后,他之前假设的东西都不再成立了。

止损的情况说完,我们再来说另一类情况:止盈。所谓的止盈,当然就是我们买入之后赚到钱了,准备获利了结、落袋为安。但这时候同样有两个问题等着我们:

第一,我们在止盈卖出的时候,同样要面临和止损卖出一样的风险。就是卖出之后虽然赚到了一些钱,但错过了后面更大的利润。

这种例子简直数不胜数,我们来说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巴菲特出错的例子吧。在1995年的股东信里,巴菲特写了这么一段话:

“再向大家透露一点历史:我第一次对迪士尼公司产生兴趣是在 1966年,当时它的股票市值还不到 9000万美元——尽管该公司在 1965年的税前净利已达 2100万美元,而且它拥有的现金多过负债。当时,由迪士尼斥资 1700万美元兴建的加勒比海盗船正准备开幕。想象一下我当时的激动吧——这家公司的卖价只不过是这艘海盗船的 5倍!激动之余,我买进了一大笔迪士尼股票,成本大约0.31美元一股。现在来看,当初的这一决定显然是太英明了,因为目前迪士尼股价大概是 66美元一股。不过,你们的董事长(注:也就是巴菲特本人)却在 1967年以每股0.48美元的价格把这批股票给卖出去了!”你看,股神也因为蝇头小利卖出而如此后悔过。

刚才我们说的是止盈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这样的:有些同学可能想,我的目标不高,就没打算有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长期收益,赚个20%、30%就满足了。这样也不行么?

这样当然不是不行,我也知道有人按照这种方式炒股也赚了不少钱的。不过,我还是觉得这种投资的方式“性价比”不高,长期看不是很划算。为什么说性价比不高呢?

首先,我觉得寻找这种能涨百分之三五十的股票很难,甚至比找到可以长期持有的超级明星公司更难。对于没那么多精力做太多研究的普通人来说,同样是花时间,为什么不把时间花在更值得的事情上呢?

第二,如果心里有个目标价位,决定在那个价位止盈的话,我们同样还是会有犯错的可能。比如你希望赚了30%就收手,那如果那只股票涨到27%就跌回去了怎么办?你说那27%也能卖,那25%行么?20%行么?18%行么?这条线应该划在哪儿呢?我觉得还是很模糊。

2

说了这么多推理逻辑,我们其实一直在说择时问题。的确,不管对于普通投资者还是专业投资者,择时卖出这件事都是非常难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想介绍给你的理念:我们应该去买那些永远都不需要卖出的股票,这样我们就可以最小程度地纠结止盈和止损这个问题了。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我最喜欢的持有期是“永远”。

在课程开篇的前两讲里,我们就讲到了普通投资者对于专业投资者的优劣势。其中我认为普通人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我们“不用非得做点什么”。

之前我举了个例子,比如一个基金经理,哪怕他独立思考能力再强,再不想从众,但当比如2020年生物医药股走势很强的时候,TA可能就不得不跟随大家一起买入这种热门行业股,否则就会被别人落下。

要知道,大众往往是看着排名,看着基金实时业绩来选择投不投资某个基金的,所以有时候一旦你过于特立独行,就有丢掉自己工作的风险。而一旦这种热门股跌下来,幅度往往也很大,但是大家跟着一起跌,起码工作保住了,但是普通股民就要蒙受损失了。

同样,比如普通人可以靠购买指数基金获得收益,但基金经理可不能拿着高昂的管理费去买指数基金,于是他们也不得不“总要做些什么”。

之前的课程我们还举过电影《大空头》原型迈克尔·布里的例子。当时,投资人的集中赎回直接让他关闭了基金。所以,如果自己买的一个股票赚了不少钱,基金也经常会选择止盈,把钱落袋为安,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把业绩坐实,之后再出去募资,PPT 上也比较好看。

总之,不断地择股、择时、止盈、止损,是很多专业投资者不可避免的行为。

也正因为这样,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更应该利用起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我们应该去买那些永远都不需要卖出的股票。

所以,我现在非常理解很多选股大师说的那个道理:买股票最好的情况,就是买到那种只需要你做一次决策的股票。

因为之后只要你再做决策,不管是止盈还是止损,都是给自己增加了犯错误的几率。如果能买入之后再也不用管,只要保持持有就好,实在是有点幸福的一件事了。

甚至巴菲特有一个比喻,叫做“选股就像结婚”,你在结婚,或者买入股票的时候,一定是抱着两个人一辈子白头偕老的愿望的。

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可能这个婚姻没能一直继续下去,但下一次结婚,我们一定还是抱着同样的愿望。

当然,有些同学可能想说——我当然是想买到这样的股票了,但是超级明星公司就是很难识别,而且持有的过程确实是很难熬。

没错,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是有选择的,是可以不去买股票的,是可以通过更加简单、系统的方式获得长期不错的收益的。也正是因为我们有得选,所以才更应该把标准定高,否则去玩那种自己不擅长的反复交易和买卖的游戏,把钱亏掉也是很正常的了。

不过呢,选到一只可以长期持有的股票也绝非不可能。下一讲我们就来说这个问题。

谢谢你的收听,我们下节课见。

如何止盈和止损?我的建议就是:去买那些永远都不需要卖出的股票。

张潇雨

你自己非常长期地持有过一只股票吗?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态有什么变化和起伏吗?或者,你有没有后悔过早早卖出一只超级明星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