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个人投资课》,我是张潇雨。这是我们实战模块的第三讲。
在之前的课程里,我们从投资中常见的误区,到资产配置的逻辑,到四笔钱四种仓位的分类,可以说把个人投资的整体框架已经基本搭建好了。接下来的课程,我就在这个框架之下,结合投资过程中我们常见的问题、场景,来多介绍一些好用的工具、策略和心法。
这一讲我们就先来解决一个投资中我们最怕的问题:股市大跌怎么办?接下来我会给你介绍一个自己手动就能搞定的,可以降低波动,甚至躲过股灾和大跌的投资方法。首先,我们从一本投资界的经典著作说起,就是我在课程发刊词里介绍过的《股市长线法宝》。
如果你看过这本书,会发现作者杰里米·西格尔的思路和巴菲特、斯文森、伯恩斯坦这样名门正派的伟大投资者的思路是非常类似的:
他认为股票是长期看来最好的资产,买股票就是买国运和买公司;他主张投资应该长期坚持,不要搞短期投机;他还相信理性的资产配置能带来更好的收益,等等。
不过很多人没有发现的是,这本书虽然深受价值投资者的推崇和认可,但其中的第20章,西格尔教授介绍了一种效果相当不错的策略,但是这种策略和价值投资、资产配置却没什么关系,甚至理念是相反的。
我们先不管价值投资,先来看看这个效果相当不错的投资策略是怎么操作的。
懂得一点技术分析的同学可能听说过“移动平均线”,所谓移动平均线,就是计算一只股票或者一个价格指数之前若干天收盘价格的平均值,然后用这个值画的一条曲线。
举个例子,我们来画一下腾讯股价的20天移动平均线。
假设现在的时间是2019年12月30日,那么我们取这一天之前20个交易日的价格,也就是到12月2日,然后求这20天的平均数——比如是336.5港币——就可以作为12月30日这一天的数据。到了下一天12月31日呢,取的同样是这一天之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格。
换句话说就是把刚才计算的范围剔除掉12月2日的价格,加上12月30日的价格,再取个平均数——比如得出336.8港币——作为31号的数据。这样每一天的数据连起来,自然就画成了一条线,这条线就是腾讯的20日移动平均线。
我们可以看出来,移动平均线刻画的是价格变化的趋势。
投资界有一个存在了很多年,也有很多成熟研究成果的投资流派,就是趋势投资流派,这个流派里有一个你肯定听说过的概念就是技术分析,其中的指标有MACD线、布林线、波浪理论等等,而移动平均线,就是趋势投资流派技术分析分支里公认最简单、最有效,也最常用的一个指标。
那移动平均线跟我们要说的策略有什么关系呢?
说回西格尔教授,他在书中写道,自己测算了这样一个策略:只要道琼斯指数的收盘价高出200日移动平均线至少1个百分点,就以当天的收盘价买入指数;只要道琼斯指数的收盘价低于200日移动平均线至少1个百分点,就以当天的收盘价卖出指数,卖出股票的资金用来买入短期国债。这就是我们要讲的有效策略。
这个投资理念其实很好理解。趋势投资者往往认为,市场有延续之前价格趋势的动力。所以我们以200日移动平均线来衡量市场走势,如果走势是上涨的,也就是策略里说超过200日移动平均线1个百分点,我们就买入或者持有;一旦势头不对,就卖出变成现金或者非常安全的资产。
另外,之所以设置1个百分点界限,就是不想买卖太频繁,让趋势稍微明确一点再进行操作,就是这么简单。
那么这个策略的效果如何呢?
下面是一张原书截图。你可以看到,从1886—2012年这个横跨一百多年的区间,简单买入持有的收益是9.39%,而我们上面说到的这种策略,如果不计算交易成本,收益反而是更高的9.73%,如果计算呢,是稍微低一些的8.11%。

这里我们要详细地说明一下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个策略含交易成本的收益要低一些,但是它带来了一个显著的价值,就是整个投资的波动率大幅降低了。你在图中可以看到,每一个时间段它的波动都是明显低于买入并持有的。
但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这个策略还提供了一个图表上体现不出来的关键价值:
如果你使用这个策略,你在著名的1929年大萧条之前,已经卖出股票离场了;在1987年美股闪崩的时候,你也能避开10月19日和20日这两个让无数投资者遭受灭顶之灾的日子,然后会在1988年6月重新入市;还有,这个策略能够让你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里,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坐着看戏。
按照西格尔教授和我自己的回测,投资者基本上会在2008年1月就卖出离场,这时候道指差不多是13000点,离顶点只有不到10%的距离,而卖出之后你会在2009年7月才会重返股市,这时候道指已经在8600点左右了,你躲过的是一次40%的大跌。
我再重复一下这个策略:只要道琼斯指数收盘价高出200日移动平均线至少1个百分点,就以当天的收盘价买入指数;只要道琼斯指数的收盘价低于200日移动平均线至少1个百分点,就以当天的收盘价卖出指数,买入短期国债。
利用这种趋势投资的思路,我们有可能在不用牺牲太多长期收益的情况下,降低波动,换得长期稳健的收益增长。尤其是在市场出现极端情况,股债双杀的时候,趋势投资可以带你逃过风暴,稳如泰山。
另外呢,让我插播一条小新闻。2019年10月2日,管理资产超过3万亿美元的美国最大在线券商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表示,将取消美国和加拿大上市股票、ETF和期权的交易佣金。而之后像TD Ameritrade、E*Trade这样的券商也宣布跟进。
这是什么意思?这说明刚才我们这个策略里那个由于反复进出股市造成的交易成本,在未来也会是大幅下降的,而且降低交易成本的思路不仅在美国有,在中国也是一个趋势。
听到这里,可能有些同学会想,世界上真有这么好的事么?这个策略有什么缺陷么?
当然是有的。我们永远要记住,投资领域没有什么万用的、普适的、稳赚不赔、只有长处没有弱点的投资策略。比如这个200日均线策略的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它买入卖出的信号可能不少时间是错的,说白了就是虚惊一场,不该卖的时候提前卖了。
比如西格尔教授在书里就说,这种策略虽然让你躲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但在2010—2012年里,采用这种策略的投资者可能因为波动会反反复复进出市场二十几次,让自己这段时间的收益减少20%之多。
书里还给出了一个统计,就是这种交易策略比起长期持有纹丝不动的策略,大幅降低了股灾的影响,但多了很多小幅的亏损,有点类似于把极端风险平摊到平时了。我在下面放了这两种策略的比较,你也可以看看感受一下。

上面我们说的都是历史比较长的美国市场,如果把这个策略应用到我们自己国家的沪深 300 指数上面,你会发现这个策略的效果同样不错。
国内习惯使用更多的均线是240天或者120天。根据我的测算,如果选用信号更加灵敏的120日均线,从2005年年中开始算起到2020年6月30日,你的年化收益会接近9%,仅比完全买入持有不动减少了不到2个百分点,而波动降低了接近一半。
不过由于A股历史急涨急跌的特性,在2015年那次著名的大牛市与大熊市的转换中,这个策略并没有让你躲过这个过山车般的旅程——但它的价值体现在,由于有了明确的操作指示信号,你也不会在这个过程里轻易地追涨杀跌,而会心态更加稳定地穿越这次风暴,并在一年半里获得25%左右相当不错的收益。
这正是我在课里一直强调的——有一个被历史证明过的体系或者系统,然后长期坚持下去,哪怕不会收益永远最高,但总是比没有体系,只靠应激反应行动强得多。

好了,这个并不复杂的,可以降低总体波动,获得相对稳健收益的策略就介绍完了。
不过,有些同学可能觉得这种自己跟踪、自己操作的投资方法还是有点麻烦,那么接下来两节课,我就来介绍两类稳健型的基金产品,来帮助你实现获得稳稳收益的投资目标。
我是张潇雨,我们下一讲再见。
可以躲过大跌的移动平均线策略:只要道琼斯指数收盘价高出200日移动平均线至少1个百分点,就以当天的收盘价买入股票;只要道琼斯指数的收盘价低于200日移动平均线至少1个百分点,就以当天的收盘价卖出股票,卖出股票的资金用来买入短期国债。
你有什么能躲过大跌的投资策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