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张潇雨·个人投资课》。这一讲是我们第四模块的问答。
在第四模块里,我们进入了具体资产配置和指数基金定投的讲解,可以说这几讲都是实操性比较强的,所以大家可以今后在慢慢的消化和理解中,边实践边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的框架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投资长期坚持地做下去。
在之前的指数基金定投的两讲课程里,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没有太深入地讲解“止盈”,也就是盈利了以后到底应该怎么卖出这个环节。正好有一些同学也问到了这个话题,所以我们就来说说在投资指数基金盈利了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其实,定投指数基金的止盈,大原则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四个字:分批卖出。
那么怎么分批卖出呢?
你应该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讲到的“估值历史百分位”的概念。比如,中证500指数历史市盈率的中位数是33倍左右,那么我们大概可以认为,在25~40倍这个区间,市场的估值都是相对正常理性的。于是,你可以在市场低估的时候加大投入,在市场合理的时候坚持投资,结果慢慢等来了一个牛市……你就会眼看着中证500指数的市盈率变成了45倍、50倍、60倍……一路走高。
这个时候你肯定想,我到底要不要卖呢?之所以有这个纠结,是因为我们很难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的方向,所以有可能你没卖,但是牛市结束了,股价开始回落,你本来的盈利又跌回去了;或者你卖出了,结果牛市才刚刚开始,你错过了后面更长更猛的涨幅。
那这个时候可以怎么办呢?我们就可以采用分批卖出的方法——同样,我们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指标。
比如,中证500指数历史上有三次大牛市,三次巅峰时刻对应的估值分别是88、91和83倍的市盈率(来源:《指数基金投资从入门到精通》),之后就开始一路下跌。所以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中证500指数到80倍P/E的时候,可能市场就相当不理性了,所以我们可以从比如60倍的时候开始卖出一些,然后随着市场的水涨船高,等65倍、70倍、75倍、80倍的时候继续分批卖出……
当然这个具体的数字和节奏你可以自己来把握,但这种止盈的原则是一致的。
所以你应该看出来了,所谓的分批卖出,正是承认我们没有能力预测股市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承认择时非常难,所以采用一种相对“中庸”的方式来进行止盈。这样操作之后,我们既不会太纠结本来的盈利又跌回去了,也不会太纠结没等到后面的高点再卖,心态上会舒服很多。最终的盈利也会不错。
当然,分批卖出的指标不只是市盈率一种,也有人看P/B、看点位、看自己的目标收益,甚至看技术指标等等。另外,除了相对位置之外,也要看看绝对数字。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道理,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
不过,在止盈之后我们接下来就要面对一个问题了。之前的课程我也说过,投资是一个无限游戏,除非你把挣到的钱真的拿去花掉了,否则你还是要把它继续投回市场中,让复利继续奔跑。所以这里的问题就是,我们止盈了,把钱拿回来了,然后呢?
这里我再给你介绍一个方法。那就是止盈后的盈利再定投。
这个方法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你之前卖出之后,拿回来的钱其实就成了新的本金。那么这时候,你可以继续按照我们之前的逻辑,选择指数基金开始新一轮的定投。
当然,这个时候你的钱更多了,于是可以进行这么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对你原来卖出的那个指数进行加倍的定投。
这里说的“加倍”,指的是你的本金增多之后,每周或者每个月能投资的金额变多了,所以在量上可以增加。当然了,由于你之前刚刚止盈,这个指数的估值肯定不低,所以别忘了我们上一节课说的指数基金价值投资法,在市场偏高估的时候少买一些,然后在之后指数下跌的过程中坚持买入,等待下一轮牛市的来临。
第二种选择,你可以去寻找一些新的指数投资。
比如有可能你投资中证500指数,盈利不错,市场估值也比较高,所以分批卖出了。但是与此同时,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或者中证100,估值并没有被炒得那么高,还是相对理性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一部分本金,开始在这些指数上面定投,然后坚持下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就是我想向你介绍的关于投资止盈的方法。
当然还是要重申,这些方法不是绝对的真理,你永远可以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之上,创造属于自己的玩法。
这是我们回答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一个观念性的问题,我必须要来更正一下。
在学习资产配置,看到各个大类资产的回撤程度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问到:
甚至还有同学说,我看这些资产最大回撤都差不多,是不是不用配置了?
其实,这个问题后面隐藏着的是一个金融学重要的理论,也就是马科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我不打算长篇大论地介绍这个已经被讲过无数遍的理论了。我就用一句投资界经典的话来概括一下这个理论的意义,那就是:分散化投资是投资领域里唯一的免费午餐。
什么是免费午餐呢?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投资领域里,波动和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一个资产如果长期收益比较高,那么它的波动肯定比较大,比如股票;如果波动比较小呢,收益肯定就要差一些,你买的货币基金和银行存款都是这样。
所以在比较投资产品的时候,我们常会用到一个概念,就是单位波动下你能获得的收益有多少,比这个才有意义。有些学过金融学的同学可能知道,夏普比率就是衡量这个东西的。
那么有没有一个投资方法,可以在降低波动的同时,还能提高收益呢?没错,就是分散化投资,或者说是资产配置了。
马科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发现,如果我们能找到相关性比较低的资产,进行多元配置,那么就可以在降低波动的同时还提高收益,简直就是个免费午餐。
这方面的例子已经有非常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体来说,我们可以从数字上这么理解,比如我们有两个相关性很低的投资产品:
A 的期望收益是8%,波动率是12%;
B 的期望收益是15%,波动率是30%。
那么你把A和B组合起来,是有可能得到一个收益12%,波动率15%的投资组合的。换句话说,假设你给这个组合加上杠杆,让它的波动率也到30%,它的预期收益是超过B的15%的;
同样,如果你把A加上杠杆,让它的波动率到15%的水平,它的预期收益是到不了12%的。也就是说,把A和B组合起来,会得出一个比单独持有A或者B都更好的选择,这就是分散化投资的魅力。
至于你看到的资产品类的最大回撤,别忘了,它们可是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经济环境下的,我们之所以要多元分散,就是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降低风险,获取回报。
最后来回答一个小问题,有些同学问,怎么看待外汇投资?外汇交易是不是也算在我们资产配置的方案里?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要说,我不是外汇交易的专家,或者更准确地讲,我一次外汇交易都没有做过。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了解肯定是有限的。
不过有两件事我是比较确定的。
第一,外汇从来不是主流资产配置方案和资产管理公司选择的一个配置品类。
外汇交易更多的是一种交易方式,并不是一种资产。因为你没法说你配置了一些美元——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你配置的美元是取出现金来放在家里的床下边么?肯定是不可能的。
当然,有些同学说我有门路,可以把钱配置到一些外汇交易基金里。这就又回到我们之前说的主动型基金的选择问题了。那么你要问自己的就是,你真的懂那个你选择的基金么?它就一定能赚钱么?它的收费是高还是低呢?这些你都要去诚实地思考。
另外一件我比较确定的事是,外汇交易是非常难,非常不容易赚钱的。
我们课程之前说过炒股票很难,我可以告诉你,外汇投资甚至更难。
为什么这么说?道理很简单。你想,A股有3000多只股票,港股有一两千只股票,算上美股和其他海外股票可就更多了。在这些股票里,肯定多少有一些股票你是比其他人更熟悉的。比如一个美国基金经理再牛,他对五粮液的了解也未必比咱们深,所以这给了我们一些优势。
但是你想,外汇市场,标的极其有限,比如人民币和美元几乎只有一个汇率,而且它们价格的影响因素绝对是全球性的,变量极其多、极其复杂。全球的投资者获得了这么多信息和分析了这么多变量之后,能得出的就是这么几个标的价格。你想,作为一个散户,能在这种竞争下获得多大的优势呢?
再加上外汇投资天然容易使用杠杆,所以长期投资下来,在外汇上挣钱的散户,我是没有见到过。对于你来说,我觉得也是不要碰为妙。就像我们课程里一直强调的,舍难求易,和常识、概率与时间做朋友,才是普通投资者的赚钱法宝。
好了,这就是我们本讲的问答。
我知道还有很多同学的问题我们还没能覆盖到。在课程结束之后,我还会以各种形式和你互动,解答你投资过程中的疑问。也欢迎大家继续踊跃在文稿后面留言,并且和其他同学分享你的学习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