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我们聊了如何通过日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日记毕竟是私密写作,而这一讲我们要说的工作邮件,是成年人最常用的公开写作。
首先做个定义,所谓工作邮件,就是工作中的书面正式表达。
擅长写工作邮件,对人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回到古代,司马光跟王安石虽然同朝为官,还是会一来一回地写《与王介甫书》和《答司马谏议书》;大臣虽然上朝见得到皇上,也要写正规的奏折递上去。
中国古代有很多大臣,能够做到位极人臣,主要是奏章和来往批复的文件写得好。
比如明朝前后两任首辅大臣夏言和严嵩,就是靠文章上位的。据说后来严嵩失宠,也是因为自己老了写不动了,儿子严世蕃怠惰,不替他认真写。
很多人以为今天大家都用微信了,不再需要写工作邮件了,这其实是个误解。我们今天口头非正式表达的工具越来越多,甚至也像白纸黑字一样有保存功能,但工作中的书面正式表达,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今天不擅长写邮件的人会更容易遇到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这样的人不仅容易被人误解,而且别人可能不把你的事情当回事,久而久之就会耽误自己的业绩。
写好一封工作邮件,最重要的还不是怎么写,而是什么该写,什么不能写。我把它们总结为“三写四不写”。
不想留底的不要写;没有深思熟虑的不要写;负面的东西不要写,特别是气话;一次讲不清,需要反复讨论才能搞清楚的事情不要写。
1. 不想留底的不要写 这倒不完全是为了将来赖账,而是有些东西根本不能留底。比如:讨论涉及到法律结果的问题。千万不能用工作邮件讨论:“如果我们这么做,是否会侵权,是否会违法”等等。这种文字将来到了法庭上,就会被认作“明知故犯”的证据。 2. 没有深思熟虑的不要写 很多人想问题没有想清楚,就通过邮件的方式说出去了。当想清楚之后觉得不妥时,改变想法吧,怕人说打脸,不改变吧,损失更大,两边为难。 3. 负面的东西不要写,特别是气话。 比如:一些人没有得到领导提拔,没有跟客户达成交易,写邮件撒气。这不仅没有帮助,还授人以柄。如果当面吵架过后后悔了,最坏情况是道个歉,还有挽回余地。留下书面的文字总在提醒别人一些不愉快的经历。 4. 一次讲不清,需反复讨论才能搞清楚的事情不要写 不是说完全不能写,而是用写邮件的方式讨论这种问题效率太低,邮件里讨论来讨论去,既浪费时间,又增加误解。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当面讲,不行就电话讲。最后,如果有了一致的认识作为总结,可以写几行字做个记录。
明确了哪些不该写之后,写之前想一想,可能一多半的邮件就可以省去不写。咱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写好那些该写的。下面三条,是工作中尤其该写的:
1. 重要的、需要留底的话
比如:你的老板承诺你做完这个项目就提拔你,他或许当时真的是在认真考虑这件事,但是真等到你做完了,可能过去半年时间了,单位的情况发生了些许变化。他可能在考虑提拔别人,可能那一年名额有限,总之他对你的口头承诺恐怕要泡汤。如果你去问他,两个人口说无凭,你只要认倒霉了。
对于这种情况,即便事先说好了,也要留下书面文字。
比较好的做法是,在你们谈完话之后,你以感谢他的名义写一封邮件给他。在邮件中不妨这么说:
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我,而且承诺在完成任务后提拔我。我一定努力完成好任务,不辜负您的期望和栽培。
这时只要老板没有说“我没有打算提拔你”这样的话,他就是默认了你说的一切。
类似地,很多人在求职时谋求的是比较高的职位,但是拿到的offer却是相对低的,对方给出一个理由,比如:我们有三个月的见习期,这中间如果没有问题,我们会给你那个你想要的高一级的职位,你就放心来吧。
这时你不妨直接给对方负责人写一封邮件,可以这样讲——
根据我们电话里的沟通,我的理解是目前给我的部门经理一职,只是前三个月试用期的职位,三个月后只要我还在单位里,正式的职位是部门总监一职,请确认我的理解是正确的。
这时他们希望你去,一定会确认,如果不肯确认,你也就不用去了。由于这时你还没有去,是他们求你,说话态度要明确,表达要清晰。不要像前面和老板说话那么委婉客气。
类似地,自己有什么值得讲的成就,也要写出来。
重要的谈话,我通常会以邮件的方式确认并打印保留。
工作关系不可能总是在蜜月期,做这样的记录有几次确实保障了我在单位的权益。
2. 必须写而大家又懒得写的备忘
在一个规范的单位里,部门里开一个会之后,应该发一份备忘录,告诉大家会上都讨论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结论、哪些议题没有结论,等等。
这件事大家常常懒得做,因为毕竟写上千字的备忘录需要花点时间,结果第二次开会,发现前一次开会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这时候,不妨主动要求自己承担起这个任务。这有两个好处:
第一,让部门里的人关注自己,特别是上级,他们其实需要这样一份留底的书面材料;
第二,站在整个部门的角度想问题。如果一个人真想被提升,想管理更大的部门,就要从做这种事情开始,才会学会管理,才会有全局观。
我过去组里有一位年轻的同事,今天是中国某个最成功电商公司的创始人,他管理经验的积累,就是从写这样的邮件开始的。
3. 重要的通知和安排
上级正式通知下级一件事情,比如提升、调岗、新的工作安排等等,不能发微信或者口头通知一下,即使口头通知了,也需要有个用书面文字再说一遍。
反过来,下面的人要接受什么任命或者工作安排,也需要书面表达。同事之间也是如此。
明确了该写哪些内容,接下来我们说说怎么写。
写邮件的称谓、用语,该抄送给谁,不该抄送给谁,这些最最基本的职业要求,我这里就不说了,咱们集中讨论表达自己、影响别人的技巧。我们分为四个要点:
1.简要清晰地说明邮件目的
用书面文字进行沟通,必须清晰地把自己发邮件的目的说清楚,比如:“你能不能推荐我这次晋升” “你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实验数据”,或者“我建议你去找某某机构,了解如下信息,然后做如下工作”等等。
虽然我们前面讲了很多一般性的写作技巧,比如:如何制造悬念等等,但这些都不适合写工作邮件。
很多人读邮件通常是扫一眼内容,看不到自己觉得特别重要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把它扔到一边回头再看,但其实回头也不会看。不信你看看自己的邮箱里,没有读的邮件是否超过1000个。
顺便说一句,为了保证你的邮件能够在第一时间被读到,最好不要下班前发邮件,那样通常你的邮件会被埋在一大堆其他邮件中。
我一般会从侧面了解一下我的上司看邮件的习惯,然后在他通常看邮件的时间发给他。
2.一封邮件讲一件事
一封邮件最好只讲一件事,如果是好几件事,就用多封邮件。
这个原则对邮件来讲至关重要,但很多人意识不到,这是由我们今天的工作方式决定的。
你也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常会有人从中间加入某一个话题的讨论,或者需要把邮件转发给第三方。
如果一封邮件讨论了三个话题,加入进来的人只是参加第二个话题的讨论,第一和第三个话题的内容让他看到就是多余。
站在主管的角度想,如果一个部门里不少人围绕着某封邮件讨论,那是很花时间的事情,这时要讨论的内容越聚焦越好。
如果一封邮件有好多主题,大家难免会扯到其他主题上,造成不必要的发散。最后如果工作邮件经常需要保留,每一个主题一封邮件也更便于管理和查找。
3.主观感受对表达要视收件人而定
有些邮件中需要表达自己主观的感受,有些则不能。
如果收件人是一个人,或者是一群利益一致的人,可以加入主观的感受。
比如你给门部门下属写邮件,你可以写:亲爱的xx部门同仁们,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们如何通力合作,如何克服各种困难,现在取得了何等的成绩,你是如何喜悦等等 。
虽然收信人是很多人,你其实相当于在一对一地表述自己。
但是如果你在协调两个部门的关系,就应该避免加入主观感受。
比如你对A部门人讲,我们过去合作得很好,你们特别够意思,我一直心存感激,等等,说了一大堆套近乎的话,现在也请你像对待我一样对待B部门。
A部门的人收到邮件,不会因为过去对你好就需要同样对B部门的人好;反过来,B部门的人会想,你和A部门关系那么好,会不会偏向于A部门。
这种时候,能促成两个部门合作的是它们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你的情感。因此这种时候用利益打动,比情感更有效。
总的来讲,一对一邮件,可以代入主观色彩,使得工作关系不是那么冷冰冰的。一对多的邮件,就少引入主观看法,做到客观公正。
小结:
这一讲,我们说了工作场合的正式邮件。这种正式的书面表达,今天依然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技能。
重要的备忘、通知和需要留底的话,最好通过工作邮件传递。
写好工作邮件,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尽量一封邮件只讲一件事情,还要注意视收件人的不同,来决定自己的主观表达。
作业:
关于工作邮件,你还有什么心法?欢迎在留言区跟大家分享。
下一讲,我们聊聊如何写好简历。
1.工作邮件,是工作中的书面正式表达。写好工作邮件,对职场生涯至关重要。 2.写好一封工作邮件,重要的不是“怎么写”,而是“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 3.重要的备忘、通知和需要留底的话,最好通过工作邮件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