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就是我能做,但你不能做的事情。品牌,就是用户的了解、信任和偏好。
无形资产,是你无法看见的护城河。
规模,就是用销量,摊薄了固定成本。管理,就是用机制,提升了运营效率。
成本优势,是你学不会的护城河。
可是,我没有无形资产,也不懂降低成本怎么办呢?
嗯。这就有点难了。那你试试挖这一讲要说的“网络效应”护城河呢?这条护城河就厉害了,它是有生命的。一旦挖成功,就会自我生长,越来越强大。
哇,这么厉害!
是的。
网络效应的概念,我在《刘润·5分钟商学院》的基础篇、实战篇,以及《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里,都不同程度地提到过。可见它的重要性。
所以今天,我不打算重讲一遍网络效应。今天,我要着重给你介绍,网络效应作为护城河的两种形态:用户,和生态,以及我们如何在商业进化的道路上,利用网络效应,守住自己的利润。
第一,用户。
请问,你可以用你中国移动的手机,给联通的朋友发短信吗?
啊?可以啊。当然可以。难道不可以吗?
是的。确实可以。很多人把短信互通,当成“这还用问”的理所当然。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移动和联通之间的短信互通,从2002年5月份才正式开始。
2002年之前,我想买个手机号码,加入一家运营商。请问我会怎么选?
不能互发短信,当然选我朋友们都加入的那个运营商啊,这样才又方便又便宜。移动用户多,那我加入移动。你加入移动后,你的朋友呢?因为你的加入,就更会加入移动。
这就是“用户”这条护城河的神奇之处:用户越多,就用户更多。
2002年5月,国家出台政策,要求移动、联通必须互发短信,刺穿这个“网络效应”。
你猜然后怎样?移动把向联通发的短信,定价为0.15元一条。而发给“自己人”,定价为0.1元。吸引你留在护城河内,做“自己人”。
记者问,为什么发给联通的贵?答:跨网成本高。
真的是跨网成本高吗?联通把向移动发的短信,定为0.1元一条。同样跨网,联通就便宜。为什么?移动用户,你们都到我的护城河里来吧。
小灵通一看,赶紧把短信定为8分钱一条。来吧,都来吧,我的护城河更舒服。
后来,所有运营商之间的短信,统一为1毛。自此之后,消费者不用再去考虑身边人用的什么网络,而只关心各自的服务等级。
运营商之间的这场“诸神之战”,本质上是抢挖“用户”这条护城河之战。
那我没有运营商那么大呢?是不是也能挖这条“用户越多,就用户更多”的护城河呢?
如果你是一个旅行机构,可以不仅仅考虑经营目的地资源、旅行体验,更要同时经营同行者之间的深厚感情。用户们一旦从陌生走向熟悉,产生彼此依赖的网络效应,下一次一个人“说走就走”,其他人就会“You jump, I jump”。
第二,生态。
你有没有用过世纪佳缘或者百合网?
当世纪佳缘上的男生女生都不多时,一个男生上来搜索有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发现没有,就觉得网站没价值,走了。
一个女生上来一搜,也没搜到,也走了。他们俩都走了,这个平台的价值就下降了。其他人上来搜,发现更没价值了,也不来了。
男女双方的数量,彼此刺激着,越少就越少。
假设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天,世纪佳缘上的用户突然多得不得了。
这时一个男生上来一搜,哇,这么多条件匹配的女生啊。于是,他会留下来和几个女生聊一聊。一个女生上来一搜,也发现匹配得这么多,于是也会留下来,和几个男生聊一聊。
这时,平台的总价值因为他们俩的留下,越来越大。其他人上来搜,就更愿意留下来了。
男女双方的数量,彼此刺激着,越少就越少哦,越多就越多。
“越少就越少,越多就越多”,这中间一定存在一个临界点。过了这个点之后,用户就会自我增加,易守难攻,形成护城河。
这就是男女双方彼此刺激形成的“生态”,又叫“双边网络效应”,或者“多边网络效应”。
生态的护城河,成就了很多企业,比如说微软的开发者和用户之间,淘宝的买家和卖家之间,小米的万物互联的设备和海量用户之间。
用户,是单边网络效应;生态,是多边网络效应。
那么,从线段型商业,到中心型商业,再到去中心型商业,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深挖网络效应的护城河,把时代砸在我头上的红利,变成利润呢?
坚持深挖,深挖,直到挖到一个特殊的位置:临界点。因为一旦挖到了临界点,用户和生态就会像拥有生命一样,自我成长。而你,就能拿走桌面上所有筹码,赢家通吃。
挖网络效应这条护城河,真正的胜利不是发生在终点,而是发生在临界点。
怎样才能首先挖到“临界点”?借助“资本”这只铁锹,给游戏加速。
怎么加速?
首先,你要把产品做得足够好;但这远远不够,你还要把产品免费;免费还不够,你就要靠补贴;补贴还不够,你就要比别人补贴得更快。
大量的资本,推动着创业者向着“临界点”一路狂挖。百分之一的创业者,率先挖到临界点,获得“网络效应”降临带来的最终胜利。而赌对的资本,也将获得百倍的财富。
那没赌对的资本呢?
别为他们担心。资本玩的,其实是一个概率游戏。他们下注的,远远不是这一个项目。他们可能下注了100个项目。
这些项目中,只要有1个率先挖到了临界点,就能获得百倍的成功,足够收回其它99个项目的损失。如果因为眼光好,你投中了2个,或者3个,那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了。
这是一枚在空中翻滚的,令人惊心动魄的硬币。硬币的一面,是九死一生的创业;另一面,是千金一赌的资本。
什么是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就是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这个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越多。
网络效应有两种基本形态:基于“用户”的单边网络效应,和基于“生态”的多边网络效应。用户和生态,是拥有生命的,自我生长的护城河。
那我应该如何利用挖网络效应这条护城河,把商业进化的红利,转变为利润呢?记住四句话:
- 你首先要意识到,这是一个99死1生,赢家通吃的游戏;
- 真正的胜利,不是谁先到达终点,而是谁先到达临界点;
- 速度,是这场战争中,克服运气(也就是概率)的最佳武器;
- 和投资人合作,用资本换取速度,战胜概率。
这一讲,就讲到这里。
无形资产、成本优势、网络效应,都是挡住竞争对手无法进入的护城河。假设我已经挖了这三条护城河,阻挡竞争对手进来。那么,有没有一条护城河,我可以用来阻挡用户出去呢?
还真有。那就是:迁移成本。我们下一讲继续聊。
今天我给你留一道思考题:
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概念叫“C轮死”?就是说很多互联网公司,拿不到C轮融资,最后死掉了。你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还是代表互联网行业有“泡沫”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