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区块链:从黄金,到账户,到区块链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前面两讲,我给你介绍了“去中心型商业”时代,挑战“信息不对称”的三位激进的抢跑者:Motif Investing、AngelList、PeerCover,和挑战“信用不传递”的三位激进的抢跑者:InsuretheBox、Progressive、COIN。

但是,它们真的能成为“去中心型商业”时代的英雄吗?或者,那个“去中心型商业”时代,真的一定会到来吗?你能不能写个公式,证明给我看?

我不能。我无法证明未来。但是未来会以它自己的方式,给我们一些暗示。比如:区块链。

你一定早已听说过区块链。但是,因为要真的理解区块链,必须要懂三个学科:数学、网络和金融。这三门学科都不容易,所以很多人对区块链的解释,停留在“哲学层面”,不明觉厉。

在过去几年,我给不少全国最顶尖的金融机构讲“区块链”的底层逻辑,以及它和“去中心型商业”的关系。

今天,我争取用最通俗的语言给你讲明白,区块链到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它是“去中心型商业”给我们的暗示。

区块链,简单来说,就是一套“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

“加密”是数学概念,“分布式”是网络概念,“记账技术”是金融概念。

在线段型商业时代,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这件事,怎么证明,怎么记账?

用黄金。当然也可以用白银,或者铜钱。黄金,不是财富本身,黄金是财富的账目。在线段型商业时代,那些黄金参与的一段段的交易,就是一次次的“转账”。

到了中心型商业时代,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这件事,又是怎么证明,怎么记账的呢?

用账户,实现“中心式记账”。

举个例子。我们的资金是存放在银行的,我在银行存的5000块钱,并不是一沓钞票,而是中心数据库里,在我的“账户”里的一条数据。

现在,我给你转1000元钱。这个动作的背后,并不是一沓钞票,从我的柜子里,被移到了你的柜子里。没有任何现金或者黄金被移动过。这个动作的背后,银行只是在中心数据库里,对我的“账户”做了一个减的操作,同时对你的“账户”里做了一个加的操作。

这就是银行的“中心式记账”。

在线段型商业时代,人们用现金(比如:黄金、白银、铜钱)交易。因为信用不传递,这个“现金”,必须自带价值。然后人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做价值交换。

到了中心型商业时代,大家开始相信银行这个“信用中心”,所以我们不用带那么重的黄金出门了。在银行里记个账就好了。

从线段型商业,进化到中心型商业,我们也从黄金,进化到了账户。

但是,这种中心化的账户,也有两个可能你未必重视过的问题:

如果“信用中心”出现技术问题,比如黑客攻击或者硬件故障,导致数据库损坏或者被篡改,将导致整个信用中心的崩溃。

如果“信用中心”出现道德风险,比如银行职员利用职权盗用储户资金,那么客户的权益也会受到侵害。

信用中心,也有信用中心的问题。

那怎么办?区块链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提起区块链,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中本聪,和他在2008年发表的那篇论文《A P2P Based Digital Cash System》(中文名是:一个基于P2P对等网络的数字现金系统)。

注意,你又看到了“P2P对等网络”这几个字。看到这几个字,你就应该意识到“去中心化”一定在附近。

那在这个“基于P2P对等网络的数字现金系统”,怎么转账呢?

我今天还是给你转1000块钱。假设在这个P2P对等网络里,有100万台计算机。我转1000块钱给你,就是向100万台计算机吆喝一声:我开始转钱了啊,你们都看着啊,记下来,记下来。第一个记下来的,有奖励。

于是100万台计算机都拿着小本子,瞪大了眼睛看着。转账完成的瞬间,所有计算机立刻记账。虽然都很快,但只有最快的计算机,能得到奖励。

其他计算机虽然有些失望,但也都把这笔账记在自己的本子上,保持账目一致,然后等待下次记账。我转给你1000块钱这件事,被记到了100万台计算机上。

这种把账目分布在大量电脑上同时记录的机制,就叫“分布式记账”。

这个东西安全吗?

它确实有一定的不安全性。万一这100万台电脑串通好了,都说没转,那我这1000元不就没有了吗?

这理论上可行。但是,你要说服整个P2P对等网络中的100万台电脑,至少51%素不相识的计算机陪你作弊,这个概率是极小的。电脑的数量越多,越不可能。

了解。可是,即便这样,这个分布式记账,比中心化记账,好在哪里呢?

在一些特定的时候,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能用比中心化记账低得多的交易成本,战胜“信用不传递”。

举个例子。

2016年美国大选,希拉里怀疑某个投票站数字统计错了,要求重选。

美国总统大选的投票,是人工操作的“中心化记账”。每个州都有很多人投票,也有很多人接收投票,监督投票,然后唱票。那么多州,那么多选票,是有可能搞错的。

这时候,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现在我们不去投票站投票了,直接在区块链的P2P对等网络里投票。每个人投票,就相当于对全美国的人们吼了一声:我投了希拉里!我投了特朗普!

吼完,就被记录下来,不可修改。所有的投票是被算法自动记录在无数电脑上的,不会犯错,无法篡改。这可能就会节省上万人的参与,大量的钱会省下来。

所以,区块链可以帮助美国大选大大地节省成本,还能保证不出错,保证大选的“信用”。

再举个例子。

在过去,我们签合同,至少是一式三份。为什么?因为你我各一份之外,还有一份留在公证处。

有一天我拿着合同去找你,说这是我应该付给你的100万元。你拿出你那份合同说,不对啊,你应该付我700万元。

我大吃一惊,一看,你的合同上果然是700万元。我这明明是100万元,一定是你篡改了合同。我们吵得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候,我们想起来公证处还有一份合同。公证处就是“中心型商业”时代的“信用中心”,我们都相信它。

于是,齐天大圣和六耳猕猴,来到如来佛祖这里。

如来佛祖拿出第三份合同一看,果然是100万元。这下你没话说了吧。我的钱保住了。但是,因此我们要付一笔钱给公证处。这就是公证费。

这笔公证费,就是中心型商业时代的交易成本。

现在呢?

现在,我们把合同封装在不可篡改的区块链里,一旦达到指定条件,就自动执行。因此,我们两个交易节点之间的信任问题,就可以被一种无人参与的,不可篡改的技术保障,而不是一个第三方的公证处了。

这份信用更牢固,更便宜。这就是所谓的智能合约。

刘润

区块链,是一种“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

线段型商业时代,人们用黄金记账;中心型商业时代,人们用账户记账;去中心型商业时代,人们用区块链记账。

区块链是不是那个未来?我不知道。但它很可能是未来给我们的一个暗示。暗示我们,在气势磅礴的中心型商业文明之后,有一个“看上去是倒退的进步”正在发生,那就是:去中心型商业。

这一讲,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是一篇演讲稿。我邀请大明星区块链本人,亲自做的演讲。欢迎收听。

今天我给你留一道思考题:

区块链,是一个完美的“信用科技”吗?它有什么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