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我们说了,在线段型商业这种“首尾相连,承上启下”的交易结构中,商人们如何战胜信息不对称。这一讲我们说,他们如何战胜“信用不传递”。
什么叫“信用不传递”?
信用不传递,就是离我越远的人我越不信任。
买家和卖家,已经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打算交易,但因为彼此不熟悉,没有“信任”,总怕对方会背弃承诺,走不出最后一步。怎么办?
这时,找一个彼此都信任的中间人,也就是“信用中介”,是关键的临门一脚。
我举个例子。
假如你是一个“惊天神盗”,刚刚偷了一幅在拍卖行成交价100万美元的名画。你想赶快把这幅画偷偷在“黑市”上卖了赚钱。请问,你觉得这幅画能卖多少钱?
100万?80万?至少50万吧?
错。黑市上的成交价,大概会在5万以下,也就是原价的5%不到。
啊?5%都不到,那“惊天神盗”,不就是个体力活,赚个辛苦钱吗?为什么啊?
因为“信用不传递”。
上次拍卖会,有个富商非常喜欢这幅画,想用90万买,没买到。你现在偷了这幅画。那么请问,你敢不敢直接去找这个富商,说我给你打个折,50万卖给你?
你不敢,因为不信任。你怎么知道他会不会断然拒绝,然后报警?
反过来说,你猜那位富商如果真想买,不报警,他敢不敢买?也不敢。
为什么?也是因为“信用不传递”。
1911年,卢浮宫的一个工作人员藏在储藏室里,在闭馆后偷走了著名的《蒙娜丽莎》。对的,就是那幅你知道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件事,轰动了全世界。
还好,1913年,这幅世界顶级名画被追回。所以,整整100年后的2013年,我才有幸在卢浮宫一睹真容。
但是,最狗血的事情来了。
1932年,一份笔录揭示了偷画的真正幕后主使:瓦尔菲尔诺。
瓦尔菲尔诺坦承,他是策划了偷画。但他偷画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卖画,而只是让《蒙娜丽莎》在全世界人的眼皮底下消失,然后,他就可以做一件你怎么都想象不到的事情。
什么事?
他可以拿着自己画的《蒙娜丽莎》伪作,悄悄地去找富商们,说:这是我刚刚偷出来的《蒙娜丽莎》,太珍贵了,我就告诉你一个人了,要不要买?要不要买?全世界就这一幅。
富商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从瓦尔菲尔诺手上买下了《蒙娜丽莎》的伪作。
富商们很兴奋,但因为这是“赃物”,他们无法拿去鉴定。因此,瓦尔菲尔诺这个“旷世奇才”,把伪造的《蒙娜丽莎》当作真迹,卖给了一个又一个窥视《蒙娜丽莎》已久的富豪。
最后,瓦尔菲尔诺一共卖出去了多少份伪作呢?6份!
这件事被披露出来后,整个世界更加震惊了。而那6个吃了天大的亏的富商们,也只能把苦果往肚子里咽。
所以,你猜,富商们还敢不敢从“惊天神盗”手上买失窃的名画?
不敢。因为不信任。
富商不信任神偷,神偷不信任富商。他们之间的交易,遭遇了“信用不传递”的阻力。
怎么办?
要促成这段交易,他们之间,需要一个“信用中介”。这个信用中介,就是“黑市中间人”。
什么是“黑市中间人”?
黑市中间人,就是在黑市交易中,双方都信任的人。黑市中间人的信用值,通常非常之高。他们甚至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用。因为黑市是被严厉打击的地下市场,如果中间人的信用值不高,最后产生矛盾,交易各方又无法诉诸法律来解决纠纷,讨回“公道”,大家就不会放心通过他来交易。
现在,收藏家只敢从黑市中间人手中买画,神偷也只敢把画卖给黑市中间人。黑市中间人,成为了“线段型商业”这个交易结构中“无法取代的关键节点”。没有他,这个交易链条就是断的,买卖无法完成。
所以,你觉得他会收多少钱?
95%!
因为这中间的大部分价值,不是偷画的价值。偷画是个体力活。这中间大部分的价值,是成为非常值得信任的“信用中介”的价值,这个是脑力活。
什么是信用中介?
信用中介,就是我不信任你,你不信任我,但是我们都信任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机构)。这个人(或者这个机构),于是就可以把自己的信用“借”给双方,完成交易。
信用中介,是在线段型商业时代,克服信用不传递的阻力,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方法。
我再举个例子。
在一个偏远的乡村,A向B借2000元钱,说当路费出去打工,半年后回来,连本带息还2200元。我拿我家的牛做抵押。还不上钱,牛就不要了。
半年后,A回来了,身无分文。B问怎么回事。A说钱是挣到了,但老板说要1个月后才能打到账上。
B觉得A在说谎,一下子就慌了,说2200元我不要了,牛我牵走。
这头牛是A家全部的生产工具。A说,你相信我,一个月之后,我给你2500元,不要把牛牵走。但B就是不答应。两人吵了起来。然后去村里最有威望的人,德高望重的“乡绅”那里去评理。
“德高”是指品德高尚,不会骗人;“望重”是指威望崇高,说话算数。“德高望重”这四个字,其实就意味着有“信用”。
乡绅听完了整件事,说:“明白了。我是看着A从小长大的,我相信他。A你就写张借条给B,说清楚一个月后,你会还给他2500元。怎么还,在哪里还,都写清楚。”
然后转身对B说:“A已经答应多给利息了。你相信我吗?如果你相信我,就等一个月后再去要钱。再让他给你多送两篮子鸡蛋,可以吗?”
这时候,乡绅把自己的信用“借”给了A,用来打消B的疑虑,促成交易。
乡绅这种天然形成的“信用中介”,是在线段型商业世界里,非常重要的用来克服“信用不传递”这个阻力的工具。
最后A和B,顺利地完成了交易。
什么叫“信用中介”?
信用中介,就是我不信任你,你不信任我,但是我们都信任另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这个人,于是就可以把自己的信用“借”给双方,完成交易。
线段型商业,是商业文明的第一次重大的进化。
在线段型商业中,一种既不是生产节点,也不是消费节点,仅仅是来帮助生产节点、消费节点完成交易的中间节点出现了。
这种中间节点,就是商人。
商人看上去是以自带“交易成本”的形式存在。所以,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中间商赚差价”“空手套白狼”,甚至是“投机倒把”。
但是,作为商人,我们自己要清楚,商人群体其实一直在通过“信息博弈”的方法战胜“信息不对称”,用“信用中介”的方法战胜“信用不传递”,然后像英雄一样,把商品从生产节点手中,接力式地传递到消费节点手中。
线段型商业,听上去已经很古老。但是,它依然是今天商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心型商业并存着。
学习信息博弈,和信用中介,这些线段型商业时代,战胜信息不对称、信用不传递的手段,就是要与它共存,最后超越。
这一讲,就讲到这里。
线段型商业,是完美的交易结构吗?显然不是。下一讲,我要给你讲比线段型商业更加激动人心的“中心型商业”。
今天我给你留一道思考题:
你身边有哪些还存在的线段型商业,你觉得里面有商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