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福山:“历史终结论”究竟在说什么?
刘擎亲述

你好,我是刘擎,欢迎你来和我一起探讨西方现代思想。

上一讲,我向你介绍了亨廷顿和福山这一对师生,他们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式,对应着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这两种现实趋势,也为后冷战时代的思想辩论设定了议程。

虽然福山是学生,但在这场辩论中,是他先提出了“历史终结论”,首先走上了辩论台。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个被人谈论太多、却理解太少的“历史终结论”,究竟说了什么。

美国人福山

在进入理论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福山这个人。

福山的全名叫弗朗西斯·福山,是日裔美国人。早在1905年,他的祖父就已经在美国定居了。福山算是第三代移民,从小在曼哈顿长大,不会说日语,也没有很强的日本文化认同,基本上就是一个美国人了。

福山经历的学术训练有点奇特,本科是在康奈尔大学学习古典学和哲学,毕业后到耶鲁大学读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中间还跑到巴黎留学了六个月,学习后现代的文学理论,结果是一头雾水,回到美国就果断放弃了文学,到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正是在这里,他成为了亨廷顿的弟子。

1979年福山进入了著名的外交智库兰德公司工作,期间还有两、三年在美国国务院从事外交政策研究。

1989年,福山到芝加哥大学做演讲,演讲的内容后来修改成文章发表,就是那篇著名的《历史的终结?》

论文发表在1989年夏天,几个月后,柏林墙倒塌,又过了两年,苏联解体。福山一下子声名鹊起,被看作是预告了冷战的终结。1992年福山出版了《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这本书。从此,“历史的终结”就成为后冷战时代的一个标志性词语。

历史终结论的哲学论证

但从字面上看,“历史的终结”这个表述有点荒唐,我们的历史不是一直在继续吗,难道地球要毁灭了吗,怎么就说“历史的终结”了呢?

其实,“历史的终结”说的并不是由一个个故事构成的历史终结了,它是福山的一个哲学论断,然后,他又用政治科学的方法来论证它。你想,福山在大学就是先学哲学,后来又学习政治科学,《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是福山的第一本书,他可能想要把自己的“武功”在这里都展示出来吧。

那么,“历史终结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光听这五个字,感觉有点玄,一般人很难读懂,但我们中国人其实会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我们学过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告诉我们,历史有一个普遍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解释所有的历史事件,历史有自己的发展方向,会从历史的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最终走向共产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福山也采用了类似的历史观,这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延续下来的思想传统。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说历史有一个普遍的规律,能够解释所有的历史事件,历史有自己的方向,我们最终会走到历史的终点,但是,福山说的这个终点是自由主义民主。

现在,再来看“历史的终结”,End of History,你就会发现,这里面暗藏了两个玄机。首先就是History,福山说,开头的H一定要大写,因为这里的历史不是一个个故事构成的现实历史,而是一套宏大的历史规律。

然后就是End,我们都知道end是终结或者终点的意思,其实end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目的”。所以历史的终结,就是“历史的目的”,历史为什么会终结呢,因为已经走到了目的地,不会再往前走了,所以就终结了。

但你发现了吗,福山设想的历史目的地,和马克思的构想不同。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我们未来要抵达的理想社会,而福山说,没有那么远,自由民主就是最终目标,我们已经抵达了这个终点。

那你肯定要问了,凭什么说自由民主就是终点,你怎么知道我们不会继续往前跑了呢?

因为福山和马克思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关于“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说动力就是阶级斗争,但福山认为,动力是“为了承认而斗争”。

在福山看来,人生在世,最根本的需求就是,要别人承认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为了获得这种承认,人不断地斗争,从奴隶反抗奴隶主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场斗争,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那么,只要实现了普遍而平等的相互承认,历史就没有动力再往前发展了。福山认为,自由民主制在原则上已经实现了这种相互承认,所以历史抵达了终点。

这就是福山施展出的第一套武功,给出了历史终结论的哲学论证。

历史终结论的政治科学论证

接下来,福山又给出了一套政治科学的论证,用各种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证据,做了一个三段推论。简单地说就是,只要人类追求现代化,就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就会采用市场经济;而发展了市场经济,就会导致自由民主制。稍微展开下说,是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是追求现代化就要发展科学技术,这很容易理解,大家都同意。

第二步,是从科技推到经济。福山认为,科技的逻辑就是要实现最优化、追求效益最大化,而市场经济就是效益最优化的经济制度,所以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就会采用自由市场的经济制度。

第三步,从市场经济到自由民主政治,稍微复杂一些,需要一些中间环节。

福山认为,市场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导致社会结构和文化的一系列变化,包括城市化、教育普及、人的产权意识增强、市民社会的发展等等。然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参与政治,最终就会出现自由民主政治。

那么,为什么经济发展了,人们就想要参与政治呢?这里就需要借助他的哲学论证来支持了。

你想,人的生活好了,会要求什么呢?饱暖思淫欲吗?福山说,不对,应该是“饱暖思承认”,就是前面说的,希望获得承认,承认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福山考察了各种政体,认为只有自由民主政体,才最能满足承认的需要。所以经济发展会引向自主民主政治。

这样,福山就完成了三个环节的推论,论证了他的历史终结论。你觉得,这套论证具有说服力吗?

对历史终结论的批评

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已经有30年了,期间受到了无数的质疑和批评。

比如有人说,自由民主制明明还有很多问题,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哪里就抵达终点了呢?

福山说,历史的终结并不是说不再会发生新的事件了,冲突和斗争还会持续,但是在理念上,自由主义已经胜利了。他强调,这不是实践的胜利而是理念的胜利。很多对西方社会现状的不满,恰恰是因为实践没有达到理念的标准,而不是因为理念本身错了。

还有人会说,福山难道是瞎子吗,他看不到当今世界明明还有其他的意识形态存在吗,其他的政治模式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福山看到了,但他会说,其他这些政治模式,通常都说自己是本民族文化的产物,或者是特殊国情的产物,而不会宣称自己的模式是一种普遍的政治正当原则。所以要说普遍历史的终点,那只有自由民主政治。

那难道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就没有漏洞了吗?当然不是,还有许多对他的批评并不是由于误解,而是正当合理的。我可以讲一个我自己的质疑。

首先要问的就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究竟是一个哲学理论,还是一个政治科学理论?如果是一个哲学主张,那只要逻辑自洽,你尽管可以坚持自己的一家之言。

但如果历史终结论是一个社会科学理论,那就要接受事实证据的检测,而且必须是可证伪的。你不能说遇到任何反驳的证据,历史终结论都可以自圆其说,那这个理论就成了伪科学,对吗?

实际上,福山自己后来很少谈他的历史哲学,基本上都是在关注现实中的政治发展。而现实中的国际政治,已经对福山的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直到2019年,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福山说,尽管过程会有一些曲折,但“就长远来说”,自由民主制还是会越来越盛行的。

但是,福山说的“长远”到底有多远?经济学家凯恩斯有句名言:“就长远来说,我们都会死的。”如果福山预想的历史终点,在现实世界中并没有离我们越来越近,而你只是说,没关系,“长远以后”会出现的,那这算不算是在“可证伪性”方面出现了瑕疵呢?

关于历史终结论的辩论还有很多,今天只能讲到这里。

但你也知道,后来福山还发表了许多的研究论著。2020年,在武汉的方舱医院,有位小伙子躺在病床上阅读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被记者拍了下来,发布到社交网络上。后来,福山本人看到了这张照片,给小伙子寄送了一本签名版。

读者 问答:
"那么,今天留给你的问题就是,关于福山,你有读过他的书,或者了解他的观点吗?欢迎你在留言中分享出来,就像福山说的那样,让你的见解被看见、被承认!"

编辑按:课程更新期间(2020年2月24日至2020年4月1日),刘擎老师在知识城邦陪你每天打卡学习。点击关注刘擎老师的知识城邦账号,收看老师每天的“小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