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推荐 | 最后一位压箱底的大神,介绍给你
罗胖 讲述

你好,我是罗胖。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年度订阅专栏,叫《顾衡私家好书榜》,主讲人当然就是顾衡老师。

顾衡是谁呢?你要去百度百科查,发现查不着这么一位文化名家。没错,顾衡用的是笔名,真人是谁,他不让我说。

他其实是我认识多年的一位老朋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高人,在我的朋友圈子里非常有名。我早就想请他来得到了,不过,一方面他为人比较低调,另一方面那时候条件还不大成熟。所以,苦苦等到了现在,才终于把他等来。

我跟我的同事们说,顾衡,是我朋友圈里最后一位压箱底的大神。我三番五次劝他用真名,但他坚决不肯。不过,他的诚恳是不用怀疑的,一点不打折扣,这个产品《顾衡私家好书榜》,他会亲自为你口述。什么样的语言魅力,什么样的洞察能力,什么样的知识储备,你一听就明白。

顾衡老师是一个阅读吞吐量极大的人,动不动就看那种七八百页的大部头,还能同时看好多相关的论文,还能写出好几万字的书评。

但是我请他来做这个私家好书的分享,他开始显得非常犹豫。我就问他,你为啥犹豫呢?

他说了传播学研究的著名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一个词,叫“结构冲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工具被发明和使用之后,人的认知结构也会改变。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你手里有把锤子,你看什么都像钉子。一个工具的诞生,不仅让人类更方便,也会不可逆转地改变人类的认知结构。

我们就拿文字这项工具来说。在没有文字之前,比如说希腊神话,那都是口头文学。

有了文字之后,神话里的人物关系就不得不固定了下来,原来口头文学里那乱成一锅粥的故事就不得不有了结构。各种抽象的概念也就慢慢诞生了,人因为使用了文字,思维能力变得更加复杂而精妙。文字的使用,就是一种“结构冲击”。

但是别忘了,文字一旦诞生,原来神话里那种活生生的、不断生长的神和神、神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完蛋了。这就叫结构冲击。

再看我们今天啊,各种视听媒介崛起,一定也会产生类似的结构冲击。顾衡老师的担心也就在这。

我们请他来得到,做这么一个读书类的年度服务专栏。但是在互联网上,用音频方式,讲述文字时代和印刷文明时代的书,他觉得,他必须考虑到这个结构冲击,绝不是把书介绍一遍就行的。既然要做,他认为就一定要用一种创新的表达方式。

顾衡老师还说,因为旁观了我们几年,我们得到app做事靠谱,才决定下场试一试。

顾衡老师尝试的结果,就是现在这个专栏了。专栏具体怎么样,你可以自己听听试试。在这里,我想跟你说说,他身上有三点我极为佩服的特质。

首先,他做事儿足够投入。对于得到订阅专栏这个特殊的产品来说,这是非常必要的一点。一位老师不光是要擅长思考,乐于分享,还得把这当成一项真正的事业来做。这样,才能保证一整年的内容不注水,不打折,每一期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为你提供服务。

第二,有些人天生有一种罕见的对话能力,顾衡就其中一位。无论他是写东西还是跟人聊天,总是能时时刻刻捕捉对方的思路和情绪。而且他特别擅长打比方,用特别亲切的方式给你解释一些本来挺复杂的东西。

在我当年做《罗辑思维》视频节目的时候,他的文字曾经带给我很大启发,他写出来的东西,哪怕你只读文字,也觉得好像这人就在身边跟你说话似的。

第三,顾老师是一个相当渊博的人,看问题能触类旁通。他什么书都读,历史、政治、经济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就像一只到处打洞的狐狸。他每讲一本书,都会动用多年的、各个类型的知识储备,把更多的内容加进来,重新建立一个完整的结构,而不只告诉你一本书本身的结论。像他这样的读书人,实在是越来越少咯。

最后,说了这么多,主要还是因为,能把我这位压箱底的大神朋友介绍给你,确实特别高兴。世界上有两种人都很珍贵,一种是好看的皮囊,一种是有趣的灵魂。后者尤其稀少。

我们应该时常把自己领到这种人面前,听听他们曾经看到过的东西、正在思考的东西,和今天愿意诚心诚意跟我们分享的东西。